北京市持证残疾人必看!康复服务补贴指南

来源:北京残联 

       根据《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(试行)》,本市实行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补贴制度,基本康复内容和相关要求由《北京市残疾人基本康复目录》确定。

       具有北京市户籍,持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》,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上的残疾人申请《北京市残疾人基本康复目录(2021)》中的康复服务项目,可享受补贴。下图为智力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项目目录。

 

《目录》解读:  

1.“最高补贴时长”是指:每类康复项目有各自的补贴时间上限,超出上限的训练时间需要由残疾人自己负担康复费用。

2.“补贴标准”是指:按不同的康复项目设定的补贴金额。“一次性”项目补贴金额按“小时”计算,“每年”申请的项目补贴金额按“天”计算。

3.“补贴周期”是指:补贴周期限定了残疾人享受本项目康复补贴的次数,即补贴周期为“一次性”的,指终身仅可享受一次本项目的康复补贴;补贴周期为“每年”的,指每一年度均可享受一次本项目的康复补贴。

4.“备注”是指:根据不同类别残疾人的康复特点,对适用的服务对象以及康复项目每日训练时间进行规定和说明。

常见问题

1、哪些人可以申请智力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项目?

答:(1)16周岁(含)以上、有本康复项目训练需求的智力残疾人。

(2)根据《北京市残疾人职业康复劳动项目资金补助办法》(京残发[2014]3号),已享受职康项目补助的残疾人不应同时享受本项目康复补贴。

2、该项目有哪些目标规划?

答:机构应根据本项目工作标准,围绕减轻家庭照料负担、提高智力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、提升生活品质的目标,制定整体项目实施规划。 

3、该项目具体服务内容有哪些?

答:根据服务对象康复评估结果,以及机构自身资源、能力等情况设计开展相应服务,并符合本项目康复训练要求。其中,“看护照料”为本项目必须开展的康复服务内容。

看护照料:包括出入登记、基本看护、就餐、午休等内容。

生活自理能力训练:包括修饰、个人卫生、饮食管理、如厕、穿脱衣物、起居、睡眠管理等。

居家生活能力训练:包括清扫、洗涤、购物、居家布置、食物烹饪、家庭责任等。

健康安全训练:包括安全常识、饮食卫生、药物安全、安全用电及使用电器、安全运用刀具、安全使用煤气、独自居家安全、交通安全、健康与疾病预防、网络安全、消防安全、自我保护(如预防陌生人侵害、防止性侵、个人权益维护)等。

自我决定训练:包括自我认识、制定计划、执行计划、需求表达、进行选择、做出决定、自我管理、问题解决和自我评价等。

认知训练:包括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、数学等实用知识;针对服务对象年龄和理解能力的性别教育(如性别意识、隐私保护)等。

社会适应能力训练:包括公民责任、文明礼仪、语言礼貌、人际沟通等社会交往训练;认识社区环境、认识和使用社区公共设施资源、参与社区活动等社区适应能力训练;外出搭乘交通工具、购物、游玩、用餐、理财等社会活动训练。

职业能力训练:包括工作意识、工作能力、工作态度、求职技能、职业技能训练等。

家属服务:为服务对象家属(监护人)进行康复政策、康复理念、康复护理、居家安全、康复训练、健康维护、情感支持、休闲安排等方面的指导,使家属(监护人)有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。

文体娱乐活动:包括音乐、美术、体育锻炼、游戏、手工劳作等形式的主题活动。

4、关于该项目补贴有哪些规定?

答:(1)“智力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项目”最高补贴时长不高于250天,补贴标准为每天80元,补贴比例有60%和90%两类。

       (2)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,申请该项目,按照“补贴标准”80元/天的90%予以补贴:

        1.享受低保待遇的残疾人(含享受城市重残人生活补助的残疾人);

        2.持有“低收入家庭救助证”的残疾人;

        3.处于劳动年龄内,未享受低保、低收入家庭救助待遇的失业且无稳定性收入的残疾人;

        ⒋年满16周岁的在校残疾学生。

       (3)除符合以上条件的,其他残疾人申请该项目,按照“补贴标准”80元/天的60%予以补贴。

       (4)每天为服务对象安排康复照料服务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,不超过8小时。

       (5)机构应根据康复计划内容,合理分配训练时长,其中:家属服务时间不超过总服务时长的8%;服务内容2—9项的训练时间总和应不少于总服务时长的50%。

       (6)个别和小组形式的训练时间总和不少于总服务时长的85%;集体性讲座或活动时间不超过总服务时长的15%。

       (7)小组训练每次每组参与人数不超过15人,集体性讲座或活动单次参与人数不超过30人。

5、进行“智力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项目”,如果机构收取的实际费用与补贴标准不同,费用应如何结算?

答:机构收取的实际费用高于补贴标准,按照残疾人应享受补贴标准的对应比例予以补贴,其它费用自行负担。康复费用低于《基本康复目录》规定的补贴额度的,按实际费用给予补贴。

     “智力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项目”补贴标准为80元/天,如按60%的比例予以补贴,每天的补贴金额最高为80元×60%=48元。

       如果机构收取的实际费用为100元/天,残疾人每天自付部分的费用为:100元-48元=52元。如果机构收取的实际费用为70元/天,残疾人每天自付部分的费用为:70元-48元=22元。如果机构收取的实际费用低于项目补贴标准,例如为40元/天,那么每天的补贴费用为40元。残疾人每小时自付部分的费用为0元。

       康复服务补贴费用,由区残联与机构定期结算。其他费用,由残疾人与康复机构自行结算。

6、申请智力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项目补贴是否需要医院的评估证明?

答:不需要,申请审核通过后可直接到机构接受服务。

7、如何查询家庭附近是否有备案的智力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机构?

答:登录网站:https://kangfu.bdpf.org.cn/crkf-web/login

       或者通过搜索“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系统”点击右上角“查看康复机构”。

       在“康复服务项目”一栏中选择“智力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”或通过输入地址关键词或机构名称进行查询。

来源: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

创建时间:2023-09-15 09:25